top of page

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

RAG 是 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 的縮寫,中文通常翻作「檢索增強生成」,是一種讓 大型語言模型(LLM)可以「先查資料再作答」 的技術架構。


核心概念  


RAG 把兩個能力結合在一起: 


  1. Retrieval(檢索):  

    根據使用者的問題,從一個「知識庫」中找出相關資料(例如法規、文件、FAQ 等段落)。 


  2. Generation(生成):

    把找到的資料 + 使用者問題,一起丟給 LLM(如 GPT-4)來產生答案,讓回答更準確、有根據。 


  3. 流程圖簡化如下:

    使用者問題 → 資料庫檢索 → 找出相關段落 → LLM生成回應 → 回答使用者 


為什麼使用RAG? 


  1. 解決 LLM「知識過時」問題 

    LLM 雖然強大,但知識是「訓練當時」的,無法即時更新。   

    👉 RAG 可連接即時或客製化資料庫,例如最新法規、內部文件、常見問題集。

 

  1. 降低「幻覺」(Hallucination)風險 

    LLM 有時會「憑空亂答」,給出看起來正確但其實錯誤的內容。  

    👉 RAG 提供明確參考來源給模型,讓回答有依據、有憑據。 


  1. 支援特定領域知識 

    像保稅、報關、醫療、法律等都是高度專業、術語多的領域。 

    👉 RAG 可使用自建知識庫,讓 LLM 回答更貼近實務、不會「講錯話」。 

 

  1. 保持彈性與可擴充 

    RAG 架構允許你逐步加入不同主題的資料(如:保稅 → 通關流程 → 常見案 例)。   👉 系統設計上更模組化、維護與擴展都更容易。 


  1. 可查詢來源、提升信任度 

    使用者可知道答案參考自哪段資料,符合「可驗證的 AI」趨勢。  

    👉 對政府、法律、企業應用特別重要。 



ree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