緒論
- 冠麟 郭
- 6月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當今人工智慧快速演進,大型語言模型(LLM, Large Language Models) 已成為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核心技術,能進行高準確度的問答、摘要、推理與生成。然而,LLM 雖然強大,卻存在「知識過時」與「內容幻覺」的限制。為了克服這些問題,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檢索增強生成) 應運而生,透過結合即時知識庫與語意檢索,讓 LLM 在回答時能參考最新、準確的資料來源,大幅提升實用性與可靠性。
本次專案聚焦於「保稅制度範疇定義」的語意問答場景,建立一個以 RAG 技術為核心的原型系統,作為未來擴展智慧通關知識服務的基礎。透過建立專屬語意檢索機制與對應生成模板,模型能針對使用者提出的保稅定義類問題,提供語意清晰、邏輯完整且資料可追溯的回答。
目前系統僅支援保稅範疇定義,但整體設計已預留擴充性,未來將逐步整合包含法規條文、通關流程、常見問答、代碼查詢與案例推論等多個子模組,發展為一套多模組、多 RAG 架構的完整智慧問答平台。這將為海關實務、報關產業與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套即時、可信且互動式的知識支援工具。
本次報告所展示的系統為一個「保稅範疇定義問答原型」,採用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慧技術組合——LLM + RAG:
LLM(大型語言模型):使用如 GPT-4 等具語意理解與生成能力的 AI 模型,負責將使用者問題轉換為自然、流暢、具邏輯的回答。
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:建立保稅相關定義的知識庫,系統會在回答前先檢索出相關內容,再交由 LLM 生成答案,確保回答準確且有依據。
LLM 就像是一位知識很豐富但不記得資料來源的老師,
RAG 就像給他一份你要問的文件和題目,請他看過再作答。
此技術架構能讓系統根據實際知識內容回應問題,避免模型「亂答」,同時具備後續擴充其他主題(如法規、作業流程、FAQ 等)的彈性。




留言